鼠害知识

您的位置:首页 > 鼠害知识

动物巢区、活动距离研究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8-04 14:53:10   浏览:

巢区(Home range)一般被定义为动物个体进行取食、交尾、育幼等的正常活动范围。

活动距离(Distance)一般采用标志流放法,取两捕点间的最大距离并加一笼距。

在动物的生活中,巢区并不一定是同一个区域,可以从一地转移到另一地;对于具迁徙性的动物而言,它们通常具有夏季和冬季的巢区,但是它们的迁徙路线不能算作巢区的一部分,还有一些动物由于探奇的天性,也会偶然到巢区外漫游,这也不算作巢区的一部分。

巢区的大小可随性别、年龄和季节而不同,种群密度也可能影响巢区的大小,从而影响活动距离。

巢区一方面可以反映出动物的种群特征(如密度和社群结构),另一方面也可揭示出动物的种间关系。通过对鼠类巢区和活动距离的研究,可获得有关活动范围大小资料,据此可以确定害鼠防治中灭鼠带的宽度。

因此巢区和活动距离的研究无论在鼠类生态学理论还是在实践工作中,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农业鼠害防控技术及杀鼠剂科学使用指南》:

(1)高原鼠兔

白天活动。不冬眠。气温低时,洞外活动时间短,出洞晚而入洞早;反之,出洞提前、入洞推迟,正午活动减少。活动距离不大,活动半径约50m,但常在离洞口20m以内。未见迁徙现象。

(2)达乌尔鼠兔

冬季不休眠,可在雪下活动,但有洞口通雪面上。有时也在雪上活动,但活动范围不超过10m,稍有风雪立即跑回洞内。

(3)臭鼩

臭鼩在菜地、麦地、甘蔗地、络麻地中有较多活动,野外雌雄巢域面积及活动距离差异极显著,浙江萧山地区野外雄性个体巢域为1227±263.0m2,活动距离平均为68.7±2.8m。雌性分别为241.4±50.3m2和22.6±8.1m。个体间巢域重叠比例高。其室内外迁移现象明显。

(4)黑线毛足鼠

夜间活动,黄昏后出洞,日出前停止地面活动。在傍晚和拂晓活动最为频繁。常沿一定路线活动,活动范围较小,一般在几十米之内,最多也不过百米。

(5)短尾仓鼠

短尾仓鼠喜干旱的生境而回避潮湿的地方,具夜行性,大都自黄昏以后开始活动,直到拂晓为止。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半径可达200m左右。常与沙鼠、毛足鼠等鼠混居,性较凶猛,常常袭击和侵占其他鼠类等洞穴。

(6)根田鼠

成年雄鼠巢区面积达2770~3900 m2,活动距离在78~94m之间。9月,因停止繁殖,其巢区面积和活动距离均大幅减少至693 m2和54m。成年雌鼠在繁殖时期(5~8月)巢区面积和活动距离与成年雄鼠的相反。成年雌鼠在5~6月大多数处于妊娠和哺乳阶段,妊娠雌鼠行动不便,哺仔雌鼠因照顾幼仔,限制了活动范围,因此巢区面积和活动距离小,在100~383 m2和14~28m之间。7月大部分雌鼠哺乳结束,活动范围扩大,其巢区面积和活动距离分别达941 m2和44m。

(7)长爪沙鼠

其活动距离的达到100m以上。有明显的占域、护域行为,如有其他鼠钻入洞口会被赶出。

(8)子午沙鼠

活动范围为60~870m,平均264m。有随季节迁移觅食的习性,以寻找合适的食源。其迁移距离一般不超过1km。

(9)布氏田鼠

活动范围通常在100m以内。

(10)棕背䶄

夜间活动为主,活动距离可达200m以上。

(11)大足鼠

夜间活动为主,活动高峰在晨昏。活动范围可达300m以上。

(12)达乌尔黄鼠

黄鼠的活动距离在数十米至百米之间,有领域行为,领域的直径为7~15m。当食物条件改变或受到惊吓时,可进行数百米至上千米的迁移。

知网:

(1)高原鼢鼠

周文扬等1990)通过无线电遥测等方法,对地下活动的高原鼢鼠进行研究,发现交配时期,雄鼠的活动范围和时间均远超过雌鼠;高原鼢鼠的巢区面积一般为几十至几百平方米,雄鼠最大巢区面积可超过1500平方米,最大洞道总长度达226米。标记一鼠,一夜之间迁至距离原巢78米之处,开始挖掘新的洞道系统。据观察,大多数个体一次迁移的距离多在200米之内。

(2)布氏田鼠

武晓东1990)采用标志流放法,研究了布氏田鼠的活动距离。共标志了2786只,捕捉3608次。结果发现,25m以内为该鼠经常的活动距离。但有年龄、性别和季节上的差异。幼年组在30m之内,亚成年组雄性为29.98±3.01m,雌性为34.75±6.62m;成年雄性的平均活动距离(73.54±13.41m)最远,约为雌性(37.38±5.6m)的两倍。

(3)小毛足鼠

周延林等1998)在鄂尔多斯沙地采用标志重捕法对小毛足鼠的巢区和活动距离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鼠的活动距离雄性为112.7±8.0m,雌性为110.1±7.2m。

(4)大林姬鼠

夏武平1961)研究发现,大林姬鼠的活动距离雄鼠为76.3±3.0米,雌鼠为61.3±3.5米。活动距离两性差(15米)相当于该差的标准误3.28倍。

(5)根田鼠

孙儒泳等1982)研究发现,根田鼠雄性成年鼠119.93±13.61,雌性成鼠为80.98±13.45,幼年雄性的活动距离为53.95±4.26米,幼年雌性的距离为53.48±4.24米。

(6)达乌尔黄鼠

赵生成1975)黄鼠出窝活动一般在离洞80-100以内,刚出蛰的黄鼠活动范围小,幼鼠活动范围亦小。

(7)黑线仓鼠

董维惠等1989)用标志重捕流放法在呼和浩特地区研究,雌鼠活动距离为95.5±14.4米,雄鼠活动距离为135.9±12.4米。

(8)社鼠

叶彬等2013)在千岛湖对社鼠进行标记重捕,计算不同季节社鼠最大活动距离,发现不同年龄组社鼠最大活动距离之间差异极显著,雄性社鼠最大活动距离极显著地大于雌性,不同季节之间差异极显著。A岛社鼠平均最大活动距离为99.32±7.12m,B岛为86.14±7.76m。

(9)松鼠

哈丽亚等2013)采用对无线电跟踪地方式,研究秋冬季日活动距离。秋季日最远活动距离仅为200m左右,远小于在家域在其他区域地个体,最远达500m。冬季所有松鼠仅在家域附近活动,最远直线距离不超过200m。


免责声明:以上部分图片和资料均来源于网络,由我方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改正或删除 。

参考文献:

夏武平.大林姬鼠种羣数量与巢区的研究[J].动物学报,1961(Z1):171-180.

赵生成.达乌尔黄鼠的活动规律和捕捉方法[J].动物学报,1975(01):5-8.

孙儒泳,郑生武,崔瑞贤.根田鼠巢区的研究[J].兽类学报,1982(02):219-232.DOI:10.16829/j.slxb.1982.02.014.

董维惠,侯希贤,杨玉平.黑线仓鼠巢区的研究[J].兽类学报,1989(02):103-109.DOI:10.16829/j.slxb.1989.02.005.

武晓东.布氏田鼠种群生态研究[J].兽类学报,1990(01):54-59.DOI:10.16829/j.slxb.1990.01.008.

周文扬,窦丰满.高原鼢鼠活动与巢区的初步研究[J].兽类学报,1990(01):31-39.DOI:10.16829/j.slxb.1990.01.006.

石建斌.动物活动区、领域及其估算方法[J].生物学通报,1996(03):16-18.

周延林,王利民,鲍伟东,侯希贤.小毛足鼠(Phodopus roborovski)巢区和活动距离的初步研究[J].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02):112-117.

叶彬,沈良良,鲍毅新,张旭.年龄、性别及季节因素对千岛湖岛屿社鼠最大活动距离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3,33(11):3311-3317.

哈丽亚,戎可.斑块化生境中松鼠的秋冬季活动距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35):13587-13589.DOI:10.13989/j.cnki.0517-6611.2013.35.004.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管理员登录 /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