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上篇—因人类猎杀,曾席卷全球鼠疫再现

来源:科普中国   发布时间:2019-04-25 09:25:31   浏览:

据今日俄罗斯网站消息,4月27日,1名俄罗斯男子在蒙古巴彦乌列盖省游玩后病重身亡,他的妻子也在3天后去世。蒙古巴彦乌列盖省有关部门表示,当地可能爆发鼠疫,已“无限期封锁”全省。同时,与两名死者有接触的158人被隔离,还有来自“疫区”的11人也被“无限期隔离”。俄罗斯驻蒙古大使馆证实了有关鼠疫爆发的消息,强调这不是流行病,只是发现一种危险疾病爆发。 蒙古国卫生部门表示,这名俄罗斯男子可能是因为猎杀土拨鼠感染了“鼠疫”。

看到这个新闻,很多人有疑问,比如,土拨鼠?就是前段时间被恶搞叫声而红遍表情包界的网红吗?再比如,为什么吃土拨鼠会得鼠疫?鼠疫竟然还没灭绝?  

是的,鼠疫并没有灭绝。感染鼠疫的可能性,一直在我们身边埋藏着。 

历史上的鼠疫大流行每一次都是惨剧。据历史记载,从公元前3世纪到19世纪末叶,全世界共发生过3次世界性鼠疫大流行。第一次在6世纪(公元527年~565年),由地中海地区开始扩展,医学史上称“游西第安那瘟疫”,全世界约死亡1亿人。第二次发生于14世纪,辗转流行到17世纪,当时称其为“黑死病”,遍及欧洲、亚洲和非洲北部,欧洲死亡2500万人,占该洲当时人口的四分之一,英国约有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的居民因鼠疫死亡,我国当时也有1300万人死亡。第三次发生在19世纪末叶,一直流行到20世纪40年代,波及亚、欧、美、非四大洲60余个国家和地区,死亡1500万人。 总的估算,鼠疫在世界史上已夺走3亿多人的生命,远远超过全球历次战争死亡人口的总和[1]

是的,鼠疫并没有被消灭。但是在很多人心中,鼠疫应该和天花一样,早就被消灭了。其实不然。20世纪40年代之后,鼠疫的世界性大流行没再发生,但较小范围的流行从未间断。鼠间鼠疫和人间鼠疫流行都呈不规律的间断性和突然性特点。1994年,在鼠疫静息流行30年后的印度苏拉特又再次发生鼠疫流行,发病876例,死亡54例,导致60万人逃离家园,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亿美元,全球震惊。 

据WHO1988-1997年统计,全世界有23个国家报告人间鼠疫25467例,死亡1813例,病死率为7.12 %[1]。 直到现在,我国西北、西南边境省份及周边国家仍存在大片鼠疫疫源地,不时仍会因人们荒野宿营、剥食旱獭等行为导致鼠疫菌感染人类。 可以说,鼠疫是人类历史上,流行时间最长、波及面最广、死亡人数最多、危害最剧烈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将其列为甲类传染病,国人称为“一号病”。它的传染性极强,临床表现多样,病情严重,病死率特高。(当年令人胆寒的“非典”为乙类传染病。)  这次蒙古国的突发鼠疫事件再敲警钟,提醒人们对鼠疫不可掉以轻心!  

参考文献: 

[1]郑智民 姜志宽 陈安国主编. 啮齿动物学(第二版)[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2]小青蛙呱呱呱等. 黑死病(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传染病)[OL].搜狗百科,2018.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管理员登录 /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