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害研究

您的位置:首页 > 鼠害研究

巢鼠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5-23 16:39:41   浏览:

       巢鼠又称禾鼠、燕麦鼠、稻鼠、圃鼠、矮鼠等,因其在植物杆上造巢。隶属啮齿目(Rodentia),鼠科(Muridae),巢鼠属 (Micromys)。中国有4个亚种:四川亚种(M.m.pygmaeus),其主要特征为尾较长,尾长约为体长的125%;东北亚种(M.m.ussuricus);台湾亚种(M.m.takasagoensis),分布于台湾;南亚亚种(M.m.erythrotis)

一、分布与危害
       巢鼠属欧亚大陆寒湿型种类,国内分布于黑龙江、辽宁、吉林、河北、陕西、甘肃、福建、广东、广西、湖南、贵州、湖北、江西、浙江、安徽及台湾等省(自治区)。国外分布于欧洲、蒙古、朝鲜、日本、西伯利亚、印度的阿萨姆、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
       巢鼠对农林业虽然危害不大,但在某些自然疫源性疾病的传播上有一定意义,在数量高峰年数量特别多时对农作物和蔬菜危害严重。同时可传播野兔热、土拉伦菌病、丹毒、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及鼠疫等疾病,对人的健康有害。
二、形态特征
       鉴别特征:比小家鼠体形瘦小。门齿后侧无缺刻。体长不超过75mm,尾细长,略大于体长,能卷曲,末端上面裸露无毛。耳短而圆,具耳屏。常筑巢于草丛枝叶之间。

       巢鼠是啮齿类中体型最小的鼠类之一,体型比小家鼠更小。尾细长,多数接近体长或长于体长。耳壳短而圆,向前拉仅达眼与耳距离之半,耳壳内具三角形耳瓣,能将耳孔关闭。四肢纤细,后肢内垫较大和较长,适宜在枝叶间攀爬。体重5~20g;体长47mm~88mm;尾长40mm~99mm;后足长11mm~16.9mm;耳长6mm~12.5mm。
       巢鼠毛色变化较大,常随着环境、气温、湿度不同而有不同的体色。华南的巢鼠为浅黄色,北方的巢鼠的颜色比较暗些。采自安徽繁昌县的标本,背毛呈深黄色,臀部毛色更为鲜艳,呈棕红色,且具光泽。四肢及尾背面均呈棕黄色调,腹毛及四肢内侧和尾的腹面均纯白色;而采自安徽黄山和祁门的标本,背部毛色均呈棕褐色,毛尖略显沙黄色,臀部略呈棕黄色,四肢背面略呈淡棕色,尾背面棕褐色。腹面毛色灰白色,毛基浅灰色,毛尖灰白色。未成熟的幼鼠,特别在深秋到冬季生出来的幼鼠,其毛色为黑黄色,有时背部为黑色,两侧稍带黄色。乳头4对,胸部2对,鼠鼷部2对。
三、生态习性
       巢鼠多栖息于森林边缘的灌木林、草原带及农田附近的草甸及灌木丛中。喜栖息于水塘、河谷周围的灌丛杂草中。在秋收季节,大量巢鼠迁到田间,聚集于农作物堆下盗食农作物,以水稻和谷草堆最多。入冬后,粮食归仓,巢鼠转入地道或草堆中藏身。
       巢鼠通常夜间活动,有时昼夜均活动。白天常见幼鼠在巢内,而母鼠出洞。体小活动非常灵敏,喜攀登,常利用尾巴协助四肢在作物穗上或枝条间攀缘觅食。偶尔也可在浅水中游泳。巢鼠的体内没有越冬的脂肪,不冬眠,在任何季节都可活动。
       巢鼠食性杂,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喜食玉米、谷子、大豆、稻谷,也吃浆果、茶籽等。在作物成熟前以吃植物的绿色部分为主,其后则啃食粮食。盗食小麦时先将麦穗咬断,吃掉一部分,其余拖入巢内。还可捕食一些昆虫等动物性食物,如蝗虫、蜻蜓等,尤其喜食芦苇茎上为叶鞘所盖着的仁蚧虫,俗称“芦虱”。在寒冷的冬季,种子食物缺乏,绿色植物和 各种昆虫消失,巢鼠一部分潜入柴草堆中觅食残留的植物种子,一部分在秋末冬初开始盗洞贮粮,除植物种子和粮食外,还贮藏大量植物地下根。
       巢鼠有时筑巢于芦苇上,常栖居于麦田中,作窝于麦秸之上。巢穴筑于草丛中,材料因地而异。巢球状,由叶片造成,每个巢由20~30片叶子精巧搭筑。营巢时用牙齿将叶片撕成许多细条,顺从叶子的趋势卷曲。夏季巢鼠在杂草和作物的茎上把许多草茎架在一起,用植物叶子造一个球形巢,大小与拳头相似,只有一个巢口。秋季多在草堆中作一个盘状巢或在地下挖洞。冬季巢鼠在草垛造窝或地下挖洞。草垛中的巢呈盘状,体积小,巢壁厚,中间有凹陷。如被破坏即在窝下用草重建圆团状的地面巢。有洞口3~5个,洞道简单或复杂。
       巢鼠怀孕期为18d~20d,每年繁殖1~4次,胎仔数2~10只,繁殖期因地区而异。在北方繁殖期为3月~10月,7月~8月繁殖最盛,胎仔数3~10只。在自然条件下寿命16月~18个月,饲养条件下可存活5年。种群数量高峰与农作物的成熟期基本一致。 
四、防治技术
       破坏鼠类栖息地,人工捕杀或放养蛇、猫等动物进行防治。采用敌鼠钠盐、杀鼠迷、溴敌隆等药物进行诱杀。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管理员登录 /
扫描二维码